蔡长兴:消除四大顽疾,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有望成为千亿级业务!

Begin主题购买

消除四大顽疾,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有望成为千亿级业务

(作者 蔡长兴)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一大国

 

 

1手机网民接近6亿,中国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国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根据CNNIC的统计,截止2014年末,我国网民总数达6.5亿人,互联网用户在人口当中的普及率已达48%,其中手机网民5.6亿人,占全部网民的86%。网民规模快速增长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的日益提高,使互联网商业价值显著提升,并催生出海量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毫无疑问,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第一大国。
 

 

2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渐成互联网主流及发展方向

随着3G、4G以及WI-FI等基础设施的日益普及,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增加,移动互联网获得飞速发展。根据CNNIC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网民总数6.5亿人,其中手机网民5.6亿人,手机网民占比86%,2014年手机网民增长率11.3%,远超网民规模整体增长速度。

由于移动互联网便捷、应用丰富以及个性化等特点,移动用户可以实时的享受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与应用,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花费时间占比迅速增长。

 

3互联网行业分类

互联网分为很多类型,也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本文无法尽数罗列。

如果按照主要营收方式来分类,我们将互联网分为四类:

1) 电商营收模式(京东、淘宝、携程等)

2) 内容或服务营收模式(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阅读、影音娱乐等)

3) 广告营收模式(主要是几大门户网站)

4) 烧钱模式(用户培育期)。

其中,电商营收模式又分为“销售实体商品”和“旅游酒店机票服务”两大类。而内容或服务营收模式的互联网服务,我们又称之为数字文化或数字娱乐服务。

 

4互联网支付规模不断扩大,移动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支付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游戏等互联网产品及服务的发展,互联网支付的价值日益突出。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0中过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约1万亿元,2014年达到8万亿元,增长约8倍。

电商模式中的B2C和C2C模式,内容或服务营收的互联网公司,都离不开第三方支付。

笔者分析,在上述8万亿的市场份额中,B2C和C2C的网购占了75%,机票酒店预订占了15%,其它占了10%。这其它的10%中,数字文化和数字娱乐服务,大概占了其中的70%。也就是说,数字文化和数字娱乐行业的支付总量为5600亿左右。

当下,随着用户上网习惯逐渐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移动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与拓展,移动支付迎来增长高峰。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1.22万亿元,增长率达707.0%;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5.99万亿元,增长率达391.3%。移动支付连续两年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18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8万亿元。

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支付需求普遍具备小额高频的支付特征,特别适合于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将越来越成为继现金、银行卡外重要的支付组成部分。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增值业迎来巨大市场机遇,尤以计费能力服务潜力最大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面临四大市场机遇,第一是终端也就是智能手机市场(手机里还必然要插至少一张SIM卡);第二是流量,在家用WI-FI,出门用4G、5G,总之电信运营商是唯一的流量供应商;第三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海量应用和服务;第四是计费(或称移动支付)。在这四大市场机遇中,第三项非运营商所长,其它三项都是运营商的机遇。本文重点阐述计费能力业务——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服务业务。

 

1厘清移动支付的两种不同概念

近年来,“移动支付”概念已经广为人知。但事实上,移动支付又分两种方式,非业内人士并不熟知。

第一种:手机绑定银行卡,运营商通过与银行的协议,允许手机用户从自己的银行卡中划拨一定资金到该手机名下的“现金账户”中。然后,通过手机贴片或更换特种SIM卡的方式进行身份鉴别。这样一来,该部手机就具备了“类银行卡”的支付功能。该种移动支付,又有两类应用:一类是网络支付(也叫远程支付),比如:手机购物、订机票、酒店等;一类是现场支付(也叫近程支付),比如:刷机购买自动售货机里的饮料、公交地铁刷机购票,商场收银等。第一类方式,几年前电信运营商与银行系统有过标准之争,也就是移动支付究竟用运营商的标准还是用银行的标准,结果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采用了银行标准。这一结局也使得运营商的移动支付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对于用户来说,刷机和刷卡结果一样,而刷银行卡更符合用户的多年习惯。第二类方式,笔者特别看好地铁公交的刷机上车业务,用户方便,公交地铁公司也方便。但由于公交地铁公司的体制原因,该业务出现了运营商一头热的局面,公交地铁公司并不热衷,因此迄今为止我们还较少看到公交地铁可以刷机上车,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该种“移动支付”方式本质上是银行支付方式,以收取手续费为盈利手段,而手续费的行业标准是千分之三左右。近年来竞争加剧,很多银行类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不断调低手续费率,或者采取返赠、免费等促销方式,基本上呈现赔钱赚吆喝的局面。

第二种:用户用手机或电脑上网,需要支付几元几十元的小额费用时,直接通过电话或手机支付,该费用由电信运营商与话费一并收取(实际上属于代收)。这种支付方式十分简单,无需增加任何设备,完全是利用了电信运营商本就有的计费能力、收费渠道,只需做一点简单的程序对接即可上线跑业务。该种支付方式,特别适用于数字文化和数字娱乐类的(移动)互联网站点,例如:网络看小说、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等,其特点是:商品为虚拟商品非实物商品、小额(每次几元到几十元)、高频(每月要消费三到五次或更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用户用手机玩一款手机游戏,需要购买一件虚拟道具,价格5元,用户只需戳一下手机屏幕即可支付完成,立即获得道具,下个月交手机费时,多交5块钱。这种支付方式不太适合大宗网购、订酒店订机票等,有两个原因:第一,1997年信息产业部发展发过一个通知,每部电话或手机,每个月增值电信业务的消费总额不得超过300元,这个制度好像一直没有更改。第二,这种支付方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用支付,如果支付几百上千元,用户赖账的可能性就很大,电信运营商的坏账风险就会很高。

在2013年之前,该业务市场容量不大(全国市场一年大约200亿左右),电信运营商有点不屑一顾。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这个市场规模将很快超过1000亿,我相信在三年内(到2018年)可以达到2000亿以上。

2000亿的业务,运营商应该重视了。但眼下问题是,运营商意识不够,反应较慢,他们不理解哪里来的2000亿,为什么会有2000亿?

值得一提的是,该种支付方式,运营商的利润率有20%左右。第一种“手机支付”方式,如果运营商一年做2万亿流水,利润不会达到20亿。而第二种业务,如果一年做2000亿,运营商的利润不会少于400亿。高下立现。

 

2基于电信运营商支付渠道的市场容量测算

1) 按照支付模式区分,移动支付主要包括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客户端、电信运营商手机通讯账户支付等支付手段。而运营商支付中的话费账户支付,主要面向数字文化和数字娱乐型(移动)互联网提供小额计费服务。

2) 运营商计费能力服务业务不但适用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小额计费业务,更适用于单机、弱联网环境下的支付场景。此外,该业务同样适用于互联网电视和电视盒子的支付需求(用电视遥控器在屏幕上输入一个验证码;或者用手机扫一扫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

3) 按照盈华讯方提供的数据,到2017年电信运营商支付渠道市场容量将达到约1350亿元,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0亿,2020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这5000亿流水,运营商可获1000亿左右的净利润。这1000亿净利润,相当于2015年三大运营商前三季度的净利润总和。

 

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服务2017年度市场容量测算

项目/分类

年度市场容量

(亿元)

电信运营商

支付渠道占比(%)

电信运营商

支付渠道容量

(亿元)

数娱类PC互联网支付需求测算

2500亿

5%

125亿

数娱类移动互联网支付需求测算

3500亿

15%

525亿

数娱类单机产品

支付需求测算

1000亿

60%

600亿

互联网电视和电视盒子支付需求测算

500亿

20%

100亿

合计

7500亿

 

1350亿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费计费方式完胜网银支付宝

2013年之前,互联网用户上网主要使用传统的桌面互联网,在桌面互联网(PC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计费能力和网银、支付宝等支付渠道相比,存在较大不足。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不足全部予以弥补,并变劣势为优势。

具体情况如下:

 

1) PC互联网时代,运营费支付需要跨端操作。一端是PC电脑,一端是手机(或固定电话),用户很不方便。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是手机,运营商计费能力也大部分基于手机终端,不再需要跨端操作,操作便利性大大优于网银、支付宝、微信。

2) 运营商计费方式,安全风险极低。众所周知,网银、支付宝一旦感染病毒或木马,资金风险较大。而运营商计费,几乎没有这方面风险。

3) 拿游戏举例,在PC互联网时代,收入较高的大部分是客户端游戏,我们称之为重度游戏。重度游戏,用户ARPU值很高,平均月ARPU值在几百元,平均单次充值额度在百元以上,用户主要通过网银、支付宝等方式支付,不是很适合运营商计费。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娱乐产品主要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游戏呈现轻小化特征——用户ARPU值较低,平均月ARPU值在20元以内,平均单次充值额度3-5元之间,特别适合运营商计费。

4) 移动互联网产品,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直接植入产品。而网银、支付宝还需要转换(或弹出)新界面,用户使用的流畅性大打折扣。而运营商计费,直接植入产品,用户指戳几下即可完成支付,快捷性大大优于网银、支付宝。

5) 移动互联网用户充值的突出特点是高频、小额,非常适合运营商计费。

 

 

在用户操作层面,运营商计费比网银、支付宝具有如下优势

 

 

1) 运营商计费,无需绑定银行卡,也无需去银行柜台开通业务,直接使用。

2) 运营商计费,无需下载安装任何软件或插件,也无需任何数字证书。

3) 手机一旦丢失,安全隐患很小。

4) 单机或弱联网产品,由于有时无法联网,就无法使用网银和支付宝,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成为其唯一的计费渠道,理论占比100%。

 

由于上述原因,在PC互联网时代,数字娱乐类互联网的支付占比中,电信运营商支付渠道仅占5%。这一比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上升到15%以上。单机产品,更可获得接近100%的占比。

运营商计费能力业务,甚至能让声讯平台焕发生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利用手机进行小额计费将呈现广阔蓝海。有些人将手机小额计费称为“短信计费”或“短代”,其实并不准确。真实的情况是,数字娱乐和数字文化类网站,只需将用户计费请求提交给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在经过简单的用户身份鉴权后即可完成计费,无所谓“短代”或其它技术手段。

传统的电信增值业务,有很多分类。每一类增值业务都是在不同的业务平台上完成。例如:语音增值业务在声讯平台上完成,短信增值业务在短信平台上完成……同时每一种增值业务都要进行不同的技术开发。但运营商计费能力业务,打破了平台的限制,也不受业务种类的束缚,同时,技术开发工作量很小。运营商计费能力业务,只需完成用户身份鉴别和计费两个环节,在任何平台(无论声讯、短信、彩信,WAP等)上都可以完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业务甚至可以使声讯平台焕发生机

 

第一,数据传递后用声讯平台计费,第二,用短信平台计费时,也可以利用声讯平台既有的线路和外呼功能,实现语音验证码方式,从而大大降低计费业务的坏账风险,减少不知情投诉。同时,业务收入可灵活计入电信运营商任何一个业务部门。

上世纪90年代风光一时的声讯平台,如今已是极度凋零萎缩,部分省市甚至不再使用该平台,部分省市虽然还跑一点业务,但已经没有专人管理,任期自生自灭。但运营商计费能力业务,完全可以让声讯平台焕发生机,并带来较高的业务收入。

监管部门严管第三方支付,对电信运营商计费构成重大利好

2015年,国家有关部门对网银系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始严管,并出台《征求意见稿》。本次严管核心是,促使第三方支付只扮演支付通道的功能,放弃“揽储”、“资金池”、“资金托管”等功能,并拟对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限额(如日限5000,年限20万)。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本就具备“小额、高频、仅扮演计费通道”等特点,与监管部门的目标高度一致。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第三方支付的最大风险在于“引发大规模金融风险”、“商业欺诈”、“洗钱”、“商业贿赂”,这四大风险,运营商计费能力本就不存在。

因此,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业务,既满足市场需求,又高度契合国家监管政策。

业务高速发展依旧无法掩盖问题,四大顽疾随时能让千亿级业务毁于一旦

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服务应用于移动互联网,有其巨大优势,因此有望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千亿级的业务收入。从2012年开始,该业务也确实呈现了高速增长态势。目前,绝大部分的手机游戏、手机社交、手机阅读等产品,都布局了运营商计费接口。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运营商计费能力业务也面临四大问题,这四大问题如同四大顽疾,正幽灵一样徘徊不散,严重制约了该业务发展。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该业务随时会被毁于一旦。

我们知道,运营商计费能力是服务于网站的,或者是PC网站,或者是手机网站。目前市场上,网站想接入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有两种渠道:第一是单个网站通过电信运营商下属的专业公司或基地(如游戏基地、阅读基地等)接入,部分运营商下属的公司或基地也同时提供另两个运营商的计费接口;第二种是网站通过第三方公司接入,目前,提供电信运营商计费能力服务的第三方公司有十多家(如深圳盈华讯方,北京盛峰远景等),这些第三方公司首先接入三大运营商的多种计费渠道,再行整合后提供给网站。

无论对于电信运营商主体还是第三方公司,这四大顽疾都构成巨大隐患。

 

 

 

这四大顽疾是爆卡透支、刷卡套利、暗扣诱骗、体制与观念

 

 

 

 

1、爆卡透支

1) 爆卡透支的表现形式

a) 用户余额不足,却利用运营商计费漏洞进行透支。如:用户手机账户中只有10元余额,却能消费30元。

b) 后付费用户消费后赖账,不缴费,从而形成坏账。

2) 爆卡透支的形成原因

a) 运营商计费漏洞

b) 手机实名制不普及

3) 爆卡透支带来的恶果

a) 导致运营商产生大量坏账。

b) 导致运营商无原则核减合作单位的结算款项,从而让诚信经营的合作单位也被连累受损。

4) 如何解决爆卡透支

a) 运营商加强手机实名制。

b) 运营商加强实时计费系统的建设。实时计费类似银行储蓄卡的余额判断,用户余额不够时,肯定无法消费。假如用户刷卡成功了,银行也不会扣商家的钱。银行储蓄卡的这套账户系统,运营商应该学习。

c) 将运营商用户缴费欠费情况纳入全民征信体系。

d) 运营商加强卡源SIM管理,杜绝SIM卡从运营商留下淘宝等地。

 

 

2、刷卡套利

1) 刷卡套利的表现形式

a) 运营商的代理商利用运营商的代理政策,如:预存XXX元购机送话费,存话费送话费等漏洞,进行非法牟利。举例:用户预存3999元可得手机一部,内含3000元话费,运营商的代理商并不将该业务售出,而是自己套利——他将3000元话费购买成游戏点卡,转手卖出得到2500元,手机裸机卖出得到2000元,可以牟利500元。(但实际上这个号码并未真正卖给用户,这个所谓的新增用户也是假的)

b) 用户从淘宝等地大量购买SIM卡,内含若干话费。利用运营商计费漏洞进行消费获利。如:用户从淘宝以3元价格买到内含10元话费的SIM卡,10元话费可以买到10元游戏点卡,转手卖得8元,即可牟利5元。

c) 合作单位(姑且称之为SP或CP)到处收集卡源,然后“自消费”,牟取不当利益。

2) 刷卡套利的形成原因

a) 运营商依旧停留在“重基础轻增值”时代,将装机量、放号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导致下面的业务部门只能乱放号甚至放假号,以完成KPI指标。

b) 运营商领导观念转变太慢,还是“重基础轻增值”,甚至愿意为基础业务牺牲增值业务。事实上,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已经倒挂,过去的增值业务现在成了基础业务,过去的基础业务会越来越萎缩,必将成为边缘鸡肋业务。

c) 运营商代理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d) 运营商内部管理不严,导致部分SIM卡从运营商留入淘宝等地。

e) 部分省市公司或地市公司在运营商集团公司政策之外,单独设计优惠或套餐,导致增值业务无法计费或出现大量“透支”情况。

3) 刷卡套利带来的恶果

a) 导致运营商实际利润降低。

b) 导致运营商装机量和放号量水分很大。

4) 如何解决刷卡套利

a) 尽快改进运营商代理商制度。

b) 运营商设计优惠或套餐业务应更加科学合理,并考虑增值业务发展。

c) 各级运营商领导要重新考虑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的关系,未来,基础业务必然萎缩,增值业务可能变成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

d) 从SIM卡源限制、运营商内部考核机制、合同条款等三方面,防止部分合作单位的自消费行为。首先是加强运营商内部SIM卡源的管理,杜绝这些SIM卡流入淘宝等地,一旦没有SIM卡了,自消费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运营商应改变KPI考核制度。运营商必须明白:放出去大量假号码不如不放,眼下貌似是完成了放号指标,但带来的隐患是十分长远的。第三,从合同条款上禁止合作单位自消费,一旦发现自消费行为,将处以高倍罚款。比如,国内较早从事该业务的盈华讯方公司,就主动和运营商约定:一旦发现盈华讯方有自消费行为,运营商将对该公司处以一万倍罚款。自消费行为确实比较隐蔽,但类似行为已有多起上升到刑事案件的高度,由侦查机关侦查,不可能毫无破绽。因此笔者提醒所有从业者,“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3.暗扣诱骗

1) 暗扣诱骗的表现形式

a) 手机网站资费提醒不明显,或者无资费提醒,诱骗用户付费。

b) 手机网站以抽奖等形式骗取用户点击页面,触发计费程序,诱骗用户付费。

c) 网站破解运营商计费程序,然后暗扣用户信息费。

2) 暗扣诱骗的形成原因

a) 技术上不完善,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b) 追踪、惩戒机制不完善。甚至在“潜规则”驱使下,运营商对部分不法合作单位网开一面。

c) 部分合作单位唯利是图、没有底线、只想赚快钱。毋庸讳言,最近几年,手机单机游戏,形成了一个黑色产业链,链条上盘附着“垃圾产品提供商”、“黑心的渠道推广商”、“负责提供暗扣代码的SP商”、“机关算尽的垫付商”、“破解运营商计费代码的技术牛人”,好在到2015年,这一黑色产业链受到严重摧毁,很多公司已经关门歇业了。与此同时,部分手游公司联合成立了“诚信联盟”,他们倡导“优质的产品”、“明明白白收费”,为这个行业带来发展曙光。

3) 暗扣诱骗带来的恶果

a) 导致大量用户被不知情计费,然后投诉。

b) 导致行业不健康。很多手机游戏厂商将主要精力用在如何骗取用户费用,而不是如何开发高质量的产品。

4) 如何解决暗扣诱骗

a) 技术上解决,比如强制二次确认,采取语音验证码、图形验证码等方式。防止被破解。

b) 加大追踪惩戒机制。采取谁提供计费接口谁负责的机制,一旦发现网站有暗扣诱导行为,要立即停止计费接口,并对计费接口提供者予以重罚,这样会导致没人敢对“骗子网站”提供计费能力,最终逼迫骗子网站要么改走正道,要么自行消亡。最终使整个行业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c) 消除内部腐败。杜绝运营商内部的人潜规则后对于不诚信的合作单位网开一面。

 

 

4.体制与观念

1) 体制与观念问题的表现形式

a) 确实有大量SP公司不诚信,采取暗扣诱骗等手法收取用户费用,或者大量核减下游CP的结算款项。从而使得大部分SP公司成本极低甚至零成本。这是运营商的SP合作机制所决定的。但目前,三大运营商的SP合作机制都已式微,这是值得称赞的!

b) 行业内也有一些规范诚信的合作单位,但部分运营商认为凡是从事增值业务的公司都是骗子,都无成本,因此随意核减,任意宰割。骗子公司无成本,运营商给它结算多少都是利润,但诚信经营的公司随时面临亏损。这样会导致骗子公司成为受益者,诚信公司反而难以经营。最终劣币驱逐良币,行业内只能剩下骗子公司。更远的将来必然是导致整个行业毁灭。

c) 运营商“重基础业务轻增值业务”的传统思维,虽然已经不合时宜,但改变尚需时日。比如,运营商依旧在搞存话费送话费业务,例如预存600送600,这赠送的600元话费,就导致很大问题。在中国移动,他们把这赠送的600元单独放在一个叫“赠送账户”的账户下,赠送账户里的金额,只能消费基础业务(如打电话、发短信)不能使用增值业务。但在电信和联通,还没有类似机制,赠送的600元只能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是用户只要办理过优惠业务,该用户就不允许使用任何增值业务,这等于自我阉割,直接损失掉一个增值业务用户。第二是这赠送的600元也允许使用增值业务,但在给增值业务提供商(SP或CP)结算时,运营商又很不爽,甚至干脆赖账不结算,运营商不给结算,对于无成本的骗子类的SP无所谓,但对于规范经营的成本较高的SP就经营不下去。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有二:第一是不要搞存话费送话费活动,这个活动意义不大,用户的基础话费本来也用不完,用户该换网照样换网。第二是学习中国移动,一个用户名下分设基础账户和赠送账户,赠送账户里的钱,不允许消费增值业务。

当然,由于我国地域发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偏远省份的地市或县级电信运营商,心目中只有“基础业务”没有“增值业务”,而基础业务,三大运营商要打价格战。因此,这些运营商就会在集团公司政策之外,单独设计很多优惠或套餐,而这些套餐或优惠,又没有考虑到增值业务,或者资费设计有漏洞,或者配置疏忽,导致用户在余额不足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大量消费增值业务,从而出现大量坏账或投诉。

d) 集团公司(或专业基地)和省份公司关系未能理顺。目前,增值业务接入主要由集团公司或各专业基地负责,个别运营商,甚至不允许省份公司接入业务。但收费其实是由各省市负责的,用户投诉也基本由各省市公司首问负责,各省市需要和集团公司或专业基地进行结算(其实真正付款的是省市公司)。但由于集团或基地没有和省份公司明确责、权、利,加之省份公司认为业务接入权是个大蛋糕,自己的这块蛋糕被集团或专业基地剥夺了,因此颇有怨言,而省份公司又要承担对账结算、客服投诉等“烦琐事”,省份公司难免抱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省份公司想当然认为,你们接入的这些合作单位都是SP,SP都是骗钱的。上述原因会导致省份公司随意核减收入,基本是想扣谁是谁,想扣多少扣多少。省份公司乱扣钱,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是内心不爽有怨气。第二是省份公司有时缺收入。部分省份公司就明确说,这几个月我们收入完成不好,因此就扣多一些。第三就是前面所说的,部分省份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政策之外单独设计优惠或套餐,又未能考虑增值业务,从而导致部分用户大量“透支”。总之,在目前的体制下,省份公司扣减结算不需要任何理由和证据,集团或基地拿他们也没办法,最终只能是合作单位受损。

2) 体制与观念问题的形成原因

a) SP制度天生残疾。导致大部分SP成为骗子的代名词。少数诚信经营的单位也被连累。

b) 运营商意识问题:运营商一方面要求SP诚信,另一方面又内心认定所有SP都不诚信,于是随意克扣核减结算费用,导致坏人收益,诚信公司受损,最终只能让整个行业内只留下坏人。

c) 运营商意识问题。运营商错误认为。如果运营商扣减合作单位(姑且称之为SP)的结算,那么合作单位也会扣减CP的结算款。因此,运营商在扣减sp的结算时十分随意、任性。殊不知,个别第三方公司还是很诚信的,他们是从不扣减下游CP的结算。如果运营商扣减了第三方公司的结算,会导致他们直接亏损。从而出现好人无法做的结局。

d) 集团公司或基地,与省份公司的利益没能达成一致,又缺乏制度或合同的约束。

3) 体制与观念问题带来的恶果

a) 导致坏人收益,好人受损。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整个行业毁灭。

b) 目前运营商的套餐或优惠机制,对增值业务负面影响极大。

c) 导致合作单位既要沟通集团或基地,又要沟通省份公司,成本高压力大。而省份公司乱扣钱,导致一些正规健康的合作单位受损,最终影响业务发展积极性。

4) 如何解决体制与观念问题

a) 取消SP合作机制。2015年7月,中国移动已经取消了大部分SP业务,只保留了少量媒体或党政军类合作,并收回集团总部管理。至此,肆虐多年的中国移动的SP制度基本上告以终结。联通也电信也应该学习。

b) 取消SP制度不等于停止社会合作,反而是要精选一些优质的合作单位加大合作力度,并调整合作模式。笔者始终认为,sp时代,运营商将计费权交给SP是重大失误。在未来的社会单位合作过程中,运营商应该将“计费权”“业务内容审核权”牢牢抓在手中,方能保证“业务良性有序、收入节节上升”。例如对运营商计费能力服务、流量经营等市场潜力巨大的优质业务,运营商应该重新规划,单独成立管理部门,单独设计合作政策。

c) 运营商自身要诚信,要分清善恶,对好人坏人区别对待。对不诚信的合作单位要严厉打击,对诚信的合作单位要鼓励扶持,不能让好人吃亏,要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继续恶化。

d) 运营商要改变“重基础轻增值”的错误观念。

e) 集团或基地,要和省份公司建立一套制度和规范,责权利要明确。省市公司核减结算,必须有理有据。

 

四大顽疾严重制约了运营商计费能力业务的发展。但我们相信,和中国的法制建设一样,这些问题一定会缓解,并最终得以彻底解决。几千上万亿的市场规模、亿万用户的迫切需求、又契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潮,这才是根本的硬道理!

所有行业从业者,都应该主动强化契约精神和法律意识。大家必须明白,如果所有从业者都能干净地赚钱,整个行业风气必将得以净化。而一旦行业风气得到净化,千亿甚至万亿规模的业务收入就能充分释放出来。那时,大家既能赚大钱,又没有任何经营风险,此乃整个行业之福!

路途曲折,但前景依然美好!

 

 

 

 

 

 

 

 

 
 

盈华讯方,电信运营商计费服务业务首创者与领导者。

盈华讯方运营商计费能力服务业务,利用三大电信运营商业已成熟的计费能力、收费渠道、从业资质,为数字娱乐和数字文化型互联网站提供小额计费服务。具体来讲,就是利用手机、固定电话、宽带ADSL等用户终端,通过语音、短信、彩信、WAP、宽带账号等计费方式,为传统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电视和电视盒子提供小额计费服务。

盈华讯方运营商计费服务业务包括实时计费服务和离线计费服务两种服务模式。该业务体系由V币、电话钱包、V付宝等具体产品构成。

盈华讯方运营商计费能力服务业务始于2003年,扮演行业首创者和领导者的角色。

电话:0755-8212 6018转8018

QQ:2827 4589 82

 

 

原文地址:http://zhengdongfang.com/blog/16.html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转账赞助

Begin主题购买